當前位置:
首頁>
行業動態>重介淺槽分選機源頭廠家如何在生產過程中減低成本?
重介淺槽分選機源頭廠家如何在生產過程中減低成本?
發布時間:2025-11-10 09:28:51??來源:彼德斯(石家莊)礦業設備進出口有限公司
重介淺槽分選機源頭廠家在生產過程中降低成本,可從優化工藝設計、加強設備維護、改進介質回收系統、提升管理效率四個核心方向入手,具體措施及效果如下:
一、優化工藝設計,減少無效損耗
-
選前脫泥工藝
-
原理:原煤中細泥含量高易導致介質系統壓力增大,磁選機處理能力不足時會造成介質流失(跑介)。
-
措施:在入選前通過脫泥篩脫除大部分細泥,減少細粒介質進入系統。例如,采用*弛張篩將脫粉粒度降至3mm,篩分效率達85%,既降低介質消耗,又減輕煤泥水系統負荷。
-
效果:內蒙古某礦通過此工藝,將重介淺槽分選下限從13mm降至8mm,減少末煤重介旋流器入選量,年節省介質成本超10萬元。
-
合理設置篩孔尺寸
-
問題:脫泥篩篩孔過小(如3mm)會將3-13mm物料送入淺槽,增加分選難度;篩孔過大則細泥脫除不徹底。
-
措施:篩孔尺寸與重介淺槽分選下限一致(如13mm),或采用干式+濕式分級篩分合并作業,簡化流程。
-
效果:某選煤廠合并環節后,減少末精煤離心脫水機使用,廠房高度降低20%,投資節省15%。
二、加強設備維護,延長使用壽命
-
關鍵部件優化
-
案例:中煤第七十二工程有限公司研發可拆卸聚氨酯塊滑道,金屬主體與聚氨酯塊通過螺栓連接,磨損后僅需更換聚氨酯塊,成本降低40%;內置磨損檢測組件,檢修效率提升50%。
-
效果:某廠應用后,滑道更換周期從3個月延長至1年,年維護成本減少8萬元。
-
動態檢查與密封防護
-
措施:定期緊固淺槽底板及滑道螺絲,焊補漏料管道;在脫介篩入料口安裝防濺料升降式密封罩,防止介質飛濺。
-
效果:某廠通過此措施,年回收介質粉12噸,直接節省成本3.6萬元。
三、改進介質回收系統,提高利用率
-
磁選機升級
-
措施:在高密度區安裝雙滾筒磁選機,分開處理矸石與中精煤稀階段,減少介質流失。
-
效果:某廠升級后,介質回收率提高至98%,年節省介質采購成本20萬元。
-
分流與噴水控制
-
措施:根據原煤性質調整分流量,控制懸浮液中煤泥含量;優化脫介篩噴水管,保證噴水壓力達標的同時減少用量。
-
效果:某廠通過此措施,介耗從1.2kg/t降至0.8kg/t,年節省介質成本15萬元。
四、提升管理效率,降低隱性成本
-
遠程控制與自動化
-
案例:某廠通過自制刮板和遠程控制系統,實現介質密度穩定運行,減少人工調節頻次。
-
效果:年節省人工成本5萬元,同時避免因密度波動導致的分選效率下降。
-
小改小革與技術創新
-
案例:朱家峁煤礦洗煤廠通過加裝分煤板優化入料分布,使鏈條和刮板壽命提升25%,年節約采購成本4.8萬元。
-
啟示:鼓勵員工提出“金點子”,通過低成本改造解決生產痛點。
五、綜合案例:內蒙古塔然高勒礦區選煤廠
-
背景:設計生產能力6.00Mt/a,入選煤以不黏煤為主。
-
改進措施:
-
利用*弛張篩進行8mm分級篩分,將重介淺槽分選下限降至8mm;
-
末煤暫不分選,僅預留分選場地;
-
煤泥采用隔膜壓濾機回收。
-
效果:
-
減少末煤重介旋流器入選量,年節省設備運行成本30萬元;
-
簡化工藝流程,廠房體積縮小15%,投資節省500萬元。